10/23中午,乘著細雨,鹿樂平臺王素芸老師及鹿樂志工王彤寧,來到台北醫學大學分享偏鄉學校服務經驗談。 「你認識偏鄉學校嗎?」 在講座開始前,素芸老師進行了「知識大考驗」,讓同學猜猜看「台灣目前約有幾所偏遠地區學校?」、「偏遠地區學校分為幾級?」,藉由問答勾勒出偏鄉教育的基礎輪廓。接著敘述偏鄉學校遭遇的問題,以「人力資源缺乏」為重點,帶出鹿樂平臺的核心:媒合社會上各種有力資源導入與挹注至學校,透過公私協力縮短城鄉差距。同時,也介紹和鹿樂合作的志工,來自不同領域,有科技教育、直排輪、縫紉、烘焙、跆拳道等,他們跨出熟悉舒適圈,再回到日常熟悉場域,幫助別人也豐富自己。 「我到底可以去偏鄉學校做什麼?」 彤寧則從多數人的疑問切入,帶出她的親身經驗。起初收到學校「電腦繪圖課程」的需求,她以為要教Photoshop、Illustrator,後來只要掌握基本資訊能力,如Word、PowerPoint、簡單的影片剪輯等,這些小小的技能卻能為孩子們帶了新的認知,開啟全新世界。而在服務過程深度和人連結,也能更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:幫助別人,讓正向能量延續。 最後,彤寧期勉同學: 「你如果是三樓的人,那些孩子在一樓,當你幫他們指路的時候,比起十樓的人跟他講,他更能理解。而你的5%的知識量,對他們來說就是新世界,就足夠讓他們的童年有所成長。」